某集团军大荔雨林农副业基地多元化发展见成效
——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组织参观见学,我会秘书长王跃文随同参观
2012年10月19日,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组织上百名会员赴大荔县某集团军雨林农副业基地参观见学。陕西省南泥湾精神研究会的老领导及现任领导王希斌、周美华、潘庆然、张本安、徐兴、刘培庚等亲自参加活动,某集团军军长曹益民、政委张福基等集团军首长陪同参观。我会秘书长、党组副书记王跃文参加了本次参观见学活动。
王跃文同志和老战友曹益民军长合影
40多年来,基地经历了几次体制编制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员由原来的1000多人减少到现在的不足100人,生产单位从原来的6个作业队、园林场、农科所等10个单位压缩为现在的3个分场,生产模式也由单一的种植业向养殖、种植、加工等多种产业发展,逐步形成“面向部队、服务官兵”的保障体系。基地创建40多年来累计生产粮食3亿多公斤,产值3亿多元,实现利润1.7亿多元,上交国家原粮1亿多公斤,交地方税金2000多万元。
2005年,基地党委积极响应国家“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和“保护母亲河活动”的号召,贯彻全军坏境绿化委员会“积极开展军事管理区‘三荒’造林工作”的指示精神,立足实际,着眼长远,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种植速生杨经济林上万余亩、苜蓿2万余亩。并在营区和生产道路两侧、防洪提周边和路旁沟渠等地植树造林10万余株,有效地防止了水土流失,形成长期效益与短期效益共存,经济效益与军事效益同在,生态自然与社会效益并肩发展的产业格局。
陪同参观
2006年以来,基地党委以科学发展位指导,认真贯彻军委4号文件和四总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农副业基地建设管理意见》,紧贴基地发展实际,多次研究“如何树立长期建设思想,保持基地可持续发展”、“如何紧缩市场经济变化,面向部队服务官兵”、“如何优化生产结构,创新改革产业模式”等重大问题。经过多方考察,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农副业基地产业发展三年规划》。
基地认真贯彻落实总部沈阳、临潼、济南会议精神和军区、集团军指示要求,加快自主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调整生产结构。近五年来,共投资经费2500多万元,新建和改建了良种猪繁育饲养场、蛋鸡和散养鸡饲养场、饲料加工厂、屠宰储藏间、有机肥加工厂、日光温室、鱼塘等项目,推广应用大马力机械,形成及生产、种植、繁育、饲养、屠宰、加工、供应等为一体的良性循环产业链,较好的走出了一条自种自养,面向部队服务的发展路子,经济效益逐年稳步提升。
陪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