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大跳水”对老百姓没坏处-陕西区域经济网
首页 -> 高层动态 -> 政策解读

房价“大跳水”对老百姓没坏处

发布时间:2014-05-14  浏览次数:930 次  来源:陕西网 王跃文

财政部专家贾康近期对媒体表示,房价“大跳水”对老百姓没好处。我认为,专家们对市场的判断和放言,应从实际研判市场规律,着眼点不应放在“好处”或“坏处”来发言。因为事物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贾康先生的主要论据由两个方面,一个是房地产影响着一系列的产业链,对GDP的贡献,乃至于对就业的贡献,社会的稳定等等。一个是城镇化的问题,我国的城镇化目前完成不到40%,而国际经验表明,要到70%的高位才会转入一个低水平发展的新阶段。以此认为房地产的需求正处于旺盛阶段。我认为,这两个论据,都严重脱离实际,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从不动产业的现状来看,房地产及建筑业的整个产业链,是一种畸形的发展现状。房产布局、规划设计、建筑质量非常不合理、容积率大、大户型面积多、建设质量问题百出等等。就就业来说,在这一产业链中,绝大多数工人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没有社会福利,缺乏社会保障,超负荷劳动强度。真正从这一产业链中获利的是政府、开发商和建筑企业。现在许多专家预言,我国的房地产建筑寿命25—30年,这就足以证明,这么多年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很多可能在二三十年后,就是大片大片的现代垃圾。功在当今,利在少数人手里,却给广大群众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环境破坏。

其次,就我国城镇化的科学方向和目标,专家千万不可向社会误解误判。城镇化不是城市化。城镇化符合我国农业大国的实际,城镇化必须随着农业集约化发展而发展。通过农业集约化发展,实现农业工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我认为,城镇化的重点任务是县城以下的城镇建设,而不是大中城市的发展。其实,我们的大量房地产在省、市两级市区拥挤。如果把70%左右的城镇化率定在省、市两级市区,那么达到这个标准,我们就会面临巨大的城市风险和城市灾难,由于我们现在的城市大多缺乏功能支撑,面临大量失业人口,社会管理任务艰巨,城市生活保障困难,环境压力大,城市抵抗自然灾害和社会风险的能力差。

贾康先生放言,因为房地产业链发展对经济就业等的贡献大,暗示即使楼盘面临“跳水”,政府也不会坐视不管。这也是贾康先生的一个研判或者是对政府的一个“警告”。笔者以为,我国建立市场经济已有二三十年,如果政府对纯商业的房地产仍然采取政策性的救援,那么国家就会面临更大的“跳水”。从根本上来看,房价“跳水”是市场发展的必然,不管是开发商、银行,还是政府,我们只能是自作自受,接受惩罚房价“跳水”是一种市场阵痛,也是一种市场调节,这种“跳水”迟早都要到来,早跳总比晚跳要好,因为水还不深,我们还有自救的条件和机会。

总之,贾康先生所谓房价“跳水”对老百姓没好处是危言耸听。我的看法恰好相反,房价“跳水”对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对真正想买房的老百姓来说,“跳水”预示着能省好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