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组织部等单位突出问题导向集中力量整改-陕西区域经济网
首页 -> 高层动态 -> 政策解读

省委组织部等单位突出问题导向集中力量整改

发布时间:2013-12-05  浏览次数:318 次  来源:陕西日报

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省纪委机关、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等单位在边学边改、边整边改的推进中,重视通过学习深化思想认识、加大整改力度,在前期整改87个问题的基础上,又新整改了84个问题,做到了学习深入进行、整改持续不断。

    省委常委班子教育实践活动整改工作方案公布后,省纪委等单位积极行动,对承担的任务逐项分解细化,明确责任分工、协调部署安排、督促抓好落实。省纪委机关先后两次召集承担工作任务的相关处室,就落实“清理会员卡和商业预付卡、查处违规出国出境问题、清理超标配备公车”等7项9条工作任务拿出了具体落实意见。省委办公厅起草了省委常委联系群众的意见、省委常委会反对“四风”10项承诺和改进省委常委调研工作意见,研究提出了省委治理文山会海和清理文件、简报、内部刊物、临时机构的措施。省委组织部认真落实省委下达的“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抓好延安精神学习教育”等10项整改任务要求,部领导牵头制订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落实责任处室。省委党校将于12月下旬举办具有示范性质的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研讨班,为承办好明年的全省市厅级领导班子成员和县(市、区)党政正职轮训班打下坚实基础。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为省内外有关单位作群众路线专题报告近百场,促进了延安精神的传播,同时深挖革命历史资源,制作完成《南泥湾》等4部专题片并用于教学,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

    各单位聚焦“四风”,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针对群众最关心、反映最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研究对策,逐一明确责任和完成时限,以进一步转变作风和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让群众满意。省纪委针对用公款购买印制寄送贺年卡、明信片等物品的问题,专门下发通知,严禁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用公款购买、印制贺年卡、明信片、年历等物品,有效遏制了形式主义、奢靡之风。省委办公厅以“治三风五病、促五讲五提”为目标,制定治理整顿措施40条,明确任务、落实责任,规定时间、兑现承诺,并将整改任务书、时间表在全厅范围内公示。省委组织部制定了《关于整治文山会海的意见》,统筹会议安排,减少会议次数,控制会议规模,压缩会议时间,严肃会议纪律,整合规范简报期刊网站,将现有11种简报期刊归并为3种,9个网站整合为5个。杨凌示范区针对失地农民集中安置小区物业管理及维修资金来源问题,制定出台了安置基金管理使用暂行办法,明确安置小区业主不缴纳物业费和维修基金,解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

    按照两手抓、两促进的要求,各单位在推动教育实践活动健康发展的同时,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发展不动摇,加大边整边改力度,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省委组织部制定的《关于改进调查研究工作的意见》,坚决纠正多头调研、泛泛调研、层层陪同等问题;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关心关爱干部职工的意见》,规定了部务会成员每年与各层次干部谈心谈话次数,提出严格执行年休假制度、定期体检、加强培训、开展文体活动等7条具体关爱措施。省委统战部加强与非公代表人士、新阶层人士的联系与沟通,完善信息数据库,定期召开座谈会,加强相关培训,引导新阶层人士积极建言献策。西咸新区建立领导干部包抓重点项目、重点工作制度,引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基层,了解工作进展,协调解决问题,推动各项工作高效落实;进一步完善督查督办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加强对重要工作和重大项目建设的督查考核,努力形成抓落实、求实效的氛围。杨凌示范区针对个别产业项目长期圈地不开工问题,制定出台了《产业项目评估验收意见》和《产业化项目审批全程代办服务的意见》,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成,针对工程建设领域的突出问题,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招投标管理工作的意见》,依法招标,严格监管,把权力关进了制度的“笼子”。中国延安干部学院根据省委主要领导批示和指示精神,积极争取延安市和省直有关部门帮助支持,明确了进一步稳定队伍、做好教职工生活保障等方面问题的解决办法和时间。

    各单位领导班子坚持带头整改,集中开展专项治理和建章立制工作,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立行立改,为机关内部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做出了表率。省委办公厅成立了由纪检组和办公室牵头组成的机关工作纪律检查小组,不定期对全厅干部职工上下班、公车使用、公款消费、值班值守等情况进行检查,促进机关作风转变。省委组织部采取部务会与各支部上下联动的方式,及时督促各支部(处室)逐项抓好整改落实,机关23个党支部(处室)针对梳理出“四风”方面的意见建议,起草36项整改制度,目前27项已制定、9项正在制订中。省委统战部积极改进中心组学习制度,规定每年中心组集体学习研讨的时间累计不少于12天,每年至少开展1次践行群众路线主题党日活动。省委党校认真清理会议、活动和临时机构,设立校长电子信箱,建立信息反馈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务用车,清理办公用房,修订完善了公务接待和财务管理规定,定期公开“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和资金管理使用情况。杨凌示范区集中开展了“五项清理”和“三项制度”建设,全区115个行政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的2414名在职干部已全部作出“零持有”报告,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班子成员办公用房压缩二分之一以上,同时修订完善公务用车改革管理办法,有效遏制公车私用和违规占用公车现象。(记者 杜朋举)